首 页 > 参政议政  > 社情民意

赵欣:关于加强老年人听力筛查,提高养老生活质量的建议

 
【字体: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在当前社会老龄化和高龄化发展趋势下,老年性耳聋占据了我国听力残疾致残原因的首位,约有三分之一的老年人存在听力损失问题。高度重视老年人的听力健康,切实做好老年人听力筛查工作,成为深入贯彻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重要一环。

中国老年性耳聋的现状呈现出高发病率、低诊断率和治疗率等特点。新形势下我国老年人听力健康产业发展尚存短板和障碍。首先,听力健康政策保障不足,老年听力健康听力筛查仍是一个亟待填补的重要空白。其次,老年人听力健康服务滞后,尚未形成体系。再次,老年听力辅具行业的监管机制尚不健全。

因此,提出如下建议:

(一)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推动听力保障全覆盖

1.加大老年听力障碍筛查政策的支持力度。以开展老年健康促进行动为要领,尽快制定和出台《中国老年听力健康规划纲要》,有序调动政府对听力损伤和耳聋预防、诊疗、康复等机构的力量,推动在全国社区、卫生院等地建立常态化的老年人听力筛查服务。

2.加大财政支持。与残联、民政部门、养老院、社区服务中心共建老年人听力筛查和保障网络,开展老年人听力保障一揽子财政支持计划。将助听器、听力辅具服务以及听力验配器械纳入卫生系统,制定政府全覆盖的助听器供应以及补贴报销政策。

3.支持将部分听力筛查、诊断和康复服务项目纳入医保报销范畴。同时,鼓励商业保险公司推出针对老年人听力保障的健康险种。

(二)优化行业发展环境,提高内生发展动力

1.优化产业发展环境。研究制定老年助听设备的配置的指导意见和指南,助听器验配技术和流程的标准,以及老年听力康复指导意见和指南。加强对听力诊疗、康复机构的资质认证和动态管理。

2.地方各级政府发挥积极作用,通过提供用地、税收、补贴等优惠政策,打造老年人听力健康保障龙头企业。

3.鼓励“互联网+医疗”的模式在听力健康领域的应用。

(三)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优化相关专业设置

1.进一步规范各省区市的助听器验配师和听力康复师的培训、考核及颁证流程,确保助听器验配师、听力康复师持证上岗制度的严格执行。

2.积极推动医学院校普遍开设听力学相关专业,并深化专业教育的深度,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储备。

3.重视助听器验配师和听力康复师的继续教育。提供多样化的继续教育和专业技能培训项目,不断提升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服务能力。

4.制订和执行耳和听力保健专业人员的教育计划以及在社区对基层卫生工作者提供基本技能培训。

(四)完善公共服务体系,着力突破技术难题

1.建立健全从社区到医院再到康复中心的三级老年人听力保健网络,加强转诊系统建设。

2.设立专项资金支持听力科研项目和产品开放,鼓励国产化助听设备和听力康复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3.采取优质企业引育、政策优化支持以及产学研协同创新等行动,加强国内企业与国际听力学领域的交流学习。

(五)创新健康宣传方式,倡导听力健康观念

1.建议在政府主导下,利用互联网、广播、电台以及公共交通工具等媒介进行老年人听力保护知识的宣传。

2.组织基层卫生康复机构,在社区和村镇开展听力健康科普,举办相关讲座、开展“爱耳日”宣传教育活动等。

3.加强宣传报道康复故事,各老年人活动集中的社区、村镇要树立身边听力筛查后干预康复的典型,发挥他们在老年听力健康领域的示范效应。

   日期: 2024-11-15